附近一百元约_qq300块2小时快餐,100元三小时约,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

当前位置: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 > 县区播报

寻甸县念活“三字经”常态长效推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

2024-03-21 16:29 来源: 寻甸县文明办

近年来,寻甸县以城市建设促提升,在文明服务上下功夫,用实际行动念活“三字经”,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遍地开花”。

做好“全”字文章,让文明创建常态长效。紧紧围绕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常态长效目标,统筹安排、系统推进、人人参与,让常态长效出实效。通过“全程”部署,系统安排有序推进,完善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四套班子全面参与的组织领导指挥体系,印发《关于进一步常态长效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巩固提升网格化管理责任包保工作的通知》《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任务分解表》和《寻甸县常态长效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考核办法》等指导性通知和方案,做到创建成果巩固提升工作有部署、有计划、有指导,做好“全域”联动,明确要求有序开展?;嬷瓢?01个固定点位和192个随机点位的网格分布图,实行“挂图”作战,持续调整优化16个网格指挥体系,明确16个网格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包保小区,明确各自责任;做好“全员”参与,层层带动有力落实。县四套班子齐上阵,压实网格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包街道、包小区、包庭院的“三包”责任。社区干部和市民群众同向发力,严格落实联网格、联楼栋、联家户的“三联”责任。

做足“合”字文章,让城市形象有颜更有质。紧紧结合全县重点工作安排,整合各方力量、资源优势、高效规划,打造城市颜值高地。通过项目整合,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整合“寻甸县城市品质提升建设项目”,将文明城市景观小品建设与市七运会氛围营造结合,实施了寻甸北收费站入城口至龙泉路沿线道路景观提升,共计15个节点建设,包括“4.29渡江令”、徐霞客游记、回族历史文化、回族小罐茶、彝族火把节、彝族叠肩舞、苗族芦笙舞、河口莲花落8个民族历史文化小品建设,以及寻甸北至龙泉路全面绿化景观提升,建设“绿美寻甸”“绿水青山”“运动健身”等主题景观,城市文化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通过力量整合,提升城市环境秩序。沿用“双创”工作思路,创新合署办公新举措,高效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互促,确?!八础惫ぷ魍骋荒被?、一体推进实地督查督导,集中力量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市容市貌、农贸市场综合整治、违法违规广告清理整治等一批治理行动,城市环境大幅改善提升。通过建设融合,提升城市功能配套。紧扣绿美城市建设持续开展城市更新改造工程、道路附属绿地建设、广场景观提升建设等建设工程,对县城凤梧路、龙泉路、月华路、文苑路等街道存量绿地进行优化提升,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让创建成果惠民、利民、便民。

做硬“深”字文章,让文明创建走深更走心。紧扣“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与群众生活紧紧相依,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蛊姥 吧肀吆萌恕薄暗赖履7丁薄白蠲乐驹刚摺薄靶率贝蒙倌辍钡然疃孟冉湫褪痉洞忻裣蛏葡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嘀病拔拿飨赴保惴嚎刮拿鞔逭?、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多元化助推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先后培育孵化11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小军号”“益童成长”“幸??可健薄耙婕簟薄把叭恪薄耙桓龊凶拥陌钡戎驹阜衿放疲⒉嶂驹刚?8531人,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04支,参与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志愿服务活动13500余场次,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中得到精神和生活的“实惠”。引导大家不断增强文明意识,培养文明习惯,提升文明素质,让文明实践“处处可见、时时都有、人人可为”,让文明城市创建成果“遍地开花”。
相关新闻

图片头条

文明时评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