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管善治 糯黑村绘就乡村治理新画卷
2024-06-19 16:35 来源: 石林县农业农村局

近年来,糯黑村党支部积极推进党建与乡村治理深度融合,把推进乡村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作为乡村建设的重点,突出党建引领,夯基筑台“通关节”、立柱架梁“出实招”,全面推动党建工作的优势和活力转化为乡村治理的效能和动力,一幅精管善治的“乡村治理新画卷”徐徐展开。
实施“三项工程” 点燃红色引擎。一是实施“凝心铸魂”工程。加强村“两委”班子队伍自身建设,落实“四个要”工作要求,即班子要团结、做事要公道、腿脚要勤快、思考要换位,建立“三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周一次“两委”会复盘总结工作、每月一次恳谈会倾听村情民意、每季度一次工作情况公示,在调动班子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争取党员群众支持,为工作开展打牢基础。通过多种“走下去”的形式同党员、群众进行沟通、动员,形成“全家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局面,包片干部定期入户走访,听民情、解民忧。二是实施“强筋健骨”工程。用活“学习强国”app、智慧党建平台等学习资源,用好线下线上课堂,邀请包村领导、发动身边典型、老党员等为党员干部上课。按照原原本本、全面系统、及时跟进的学习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党章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组织“两委”干部、商户代表等开展观摩调研,学习村庄建设、基层治理、生产经营等方法,并发挥示范村优势,与来客互鉴互学、共谋发展。三是实施“争先创优”工程。在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上下功夫,通过强化关怀激励,推行“党员三必访”,即新进村党员必访、党员遇到困难必访、党员年终必访,增进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村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农家书屋等阵地作用,打造党员群众学习、议事、办事、休闲的平台,确保阵地有保障;以“党员活动日”、党建共建等为载体,围绕村庄治理、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确?;疃心谌荨?/font>
聚焦“三个健全”夯实自治之本。一是健全村规民约。聚焦大物小事,在广征民意、充分修改的基础上形成现行的村规民约,将与村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人居环境、移风易俗、爱护公物、睦邻友好等纳入村规民约,通过村民大会等方式进行宣传动员和培训指导,确保所有村民知晓共同的规矩。同时,严格兑现村规民约中的奖惩机制,将每家每户的遵守情况与节假日福利、推优入党、评选先进典型等挂钩,并通过红黑榜、广播通报等方式宣传,推动村民遵守村规民约。健全说事机制。二是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制度。全面推行村民议事制度,从公开决策、公开管理、公开监督来规范乡村整体工作,并通过三大板块来透视农村热点,折射农村潜在的问题,传递村务情况,公开财务收支,及时反馈群众所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为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以相关村民小组长、有一定威信的老党员、退休干部为主,以外出乡贤、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人士为辅,把多种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协商研究解决群众反映的涉及到生产生活、经济发展、民事纠纷等方面的问题和要求,从而达到“群众反映问题有渠道,群众参与村务有平台,解决问题和纠纷有效率”的民主管理局面。同时,村党支部、村委会每年年底向党员、村民代表述职并接受民主评议,将结果与村干部津贴挂钩,激励干部改进作风、干事创业。三是健全志愿组织。以“党员推荐、村民代表推选、支部把关定向”的方式,推选出村里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作风正派的老党员、老干部参与“三会”组织,即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拓宽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相继成立志愿服务队,持续激发全体村民建设家园、爱护家园的共同意识。
锚定“两个更加” 实现善治目标。一是产业更加兴旺。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开展“十个一”红色体验活动,修缮?;ぁ耙恢嗣竦木印本芍贰⑼跫掖笤?、张冲将军饮马塘等革命纪念地。“一支人民的军队”展览馆被列入云南省红色旅游线路精选、昆明市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参观点和教学点,年接待红色旅游5万余人次。2013年以来,糯黑村先后创建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传统村落、全国少数民族旅游村寨、全国文明村等。村内有“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业态,年均接待游客8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亿元。二是环境更加优美。借助绿美乡村建设开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氛围布置等,引导群众树立“糯黑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思想,凝心聚力推进村庄环境卫生整治提升,营造旅游发展良好环境,逐步形成“处处是景一路风景”的格局。出台量化管理评分标准和年终考核奖惩办法,将其纳入村规民约、“红黑榜”,每周村小组对农户进行一次网格内居户评比,评出网格内环境卫生整治的“最清洁、清洁、不清洁”三个等次,评比结果在村内张榜公布。
现在的糯黑村,村庄靓了,产业旺了,人心齐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ɡ丛矗菏窒嘏┮蹬┐寰?/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