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百元约_qq300块2小时快餐,100元三小时约,附近学生200元随叫随到郑州

当前位置: 中国昆明文明网首页 > 文明创建 > 文明村镇

禄劝则黑乡念好“四字诀”绘就文明和谐乡村新画卷

2024-07-25 16:35 来源: 禄劝县文明办




2022年以来,禄劝县在则黑乡试点开展移风易俗全域推进三年行动,坚持念好“民、规、督、贤”这“四字诀”,着力从思想上形成自觉、制度上形成规范、风气上形成氛围,让文明新风飞入千家万户。
坚持以“民”聚风,凝聚共识有温度。坚持把群众作为移风易俗的主体,把群众支不支持、满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关键。一是走访调研把脉问诊。先后召开征求意见会、协商会等30余次,征求意见建议共5000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30余条。二是群众参与约定俗成。先后组织召开村级群众会36场次、座谈会13次,乡级调度会3次、推进会5次,充分征求群众和村组干部意见建议,梳理形成《则黑乡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十四条规定》。三是广泛宣传家喻户晓。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深入宣传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政策法规及典型案例,制作宣传展板30块、宣传布标30条,举办宣讲活动150余场次受众28600余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5000余份、宣传手册1000份,万名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移风易俗2次,微信公众号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发布信息25条、转载40条。

坚持以“规”立风,操办宴席定尺度。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破除陈规陋习,制定移风易俗推进主线、禁止底线和柔性高线,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有形可抓。一是“四项机制”定主线。建立“组织领导、制度保障、实体运行、考核奖惩”四项机制,将移风易俗工作纳入乡党委政府年度绩效目标考核指标,层层传导、环环相扣推动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四个严禁”明底线。规定“严禁滥发请帖、严禁大操大办、严禁厚葬薄养、严禁越级上访”四个严禁红线,按照“定桌数、定标准、定人员、定流程、定天数”的“五定”原则,清单化、条目式地定好办事目录,明确“什么事可办、什么事不可办”,实行正席1顿饭、时长不超过2天,正席桌数不超40桌、每桌菜数不超12个、随礼不超300元;提倡不请乐队,严禁请西式乐队,中式乐队只请一班,倡导厉行节约、酒水从简。三是“四个倡导”拉高线。将“倡导珍爱生命、倡导遵纪守法、倡导健康生活、倡导科学文明”作为和美乡风建设重点内容,拉高标杆定出“四个倡导”柔性高线,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炫富比阔、铺张浪费等风气。

坚持以“督”促风,推动落实见力度。立足移风易俗常态推进、长效管理目标,严把“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问效”三道关口,推动移风易俗监督有力、落实有效。一是严把报备关。建立党员干部和群众婚丧事宜“两报告两承诺”制度,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分级管理、分类施策,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助廉承诺书,填报婚丧喜庆事宜报告表,督促党员干部和群众自觉抵制超标准、超规模的婚丧宴席和人情往来。二是严把监督关。推行监督派单制度,紧盯礼金来往、私办宴席等陈规陋习,各村派出一名包村“四职”干部事中上门入户,全过程指导监督婚丧办席170起,开展移风易俗督查17次,开展通报6期,减少群众开支160余万元。三是严把问效关。坚持把监督问效贯穿于移风易俗的全过程,建立移风易俗积分制红黑榜,依托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每月开展“红黑榜”评议,定期评定“亮相”,全乡设置“红黑榜”14块,“红榜”公示表扬34户。

坚持以“贤”传风,示范带动显气度。强化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和乡贤模范道德引领作用,汇聚正能量、倡导新风尚。一是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移风易俗“头雁效应”,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600余份,带头履行婚丧嫁娶事宜报批制度,报备办理红白喜事35起。 二是丰富志愿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乡村干部、党员、乡绅乡贤、教师群体、志愿者等智力活力,组建14支移风易俗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宣讲230余场次,绿美乡村植树活动14次,开展“模范守法者 普法宣讲人”普法强基大讲堂12期。三是强化示范典型培育。按照“办一次宴席,做一次宣传,树一次新风”模式,深入挖掘、培育、总结一批先进典型,全乡培育选树云南好人1人、昆明好人1人、市级文明家庭1户、绿美庭院8户,移风易俗示范户14户,开展典型人物学习宣传活动40次,切实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来源:禄劝县文明办) 
相关新闻

图片头条

文明时评 更多…

专题专栏 更多…

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 主办中国文明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1012017004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广媒)字第211号